织物透气(量)性测试仪厂家价格报价_—上海千实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电话: 021-64200566 24小时热线: 15618746768

纺机等纺织设备创新联盟活跃起来


  上海千实纺织仪器行业资讯:近日,《2015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发布。在125家参加活跃度评价工作的联盟中,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活跃度高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态,已成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共有146家联盟参加了试点工作,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其中之一。在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试点联盟联络组开展的联盟活跃度评价中,“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连续两次被评价为活跃度高联盟。在组织机构活动规范性方面、协同创新活动方面、面向行业开展技术辐射活动方面、宣传交流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都于其他联盟。

  从2009年9月9日正式宣告成立至今,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行业内优质资源,围绕纺织机械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共同开展新一代纺织设备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并取得了傲人的成果。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秘书长李雪清认为,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科研院所对制造、使用工艺、试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聚集创新资源,从而推动纺织设备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产学研结合构建技术创新链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目前,新一代纺织设备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联合了行业内骨干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有成员44家,其中企业34家,大学5家,研究机构3家,其他类别单位2家,形成3个纺织创新产业链条。成员单位具备行业技术水平代表性,更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突破行业技术发展瓶颈。

  据李雪清介绍,新一代纺织设备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比如,为制定《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提供技术支持,就纺机设备智能化发展展开研讨等。同时,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2014年12月,联盟组织部分纺机企业的领导和工艺技术负责人组成考察团,对德国西门子、瑞士百超、法国史陶比尔公司和德国劳特林根大学进行了参观访问,学习与交流了“工业4.0”的理念与实践,了解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做法,近距离感受了德国等欧洲国家卓越、精准、高品质的精密制造,以期进一步加强纺织机械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其次,做好各项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加快、加深高端纺织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加强纺织机械行业重点共性技术研究,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三,做好联盟机构基础建设,增强联盟内成员单位的协调性,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产学研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机结合,推进知识产权和资源共享力度。

  联合攻关引领产业技术进步

  从成立至今,“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和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纺织设备”重点项目、“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项目、“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一期项目“纺织行业(苎麻、针织、涂布)装备数控化应用示范”课题、“先进印染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突破了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些关键、共性问题,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产学研科技人员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以“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项目为例,项目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国内碳纤维多层织造设备的空白,为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型纤维材料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流程中关键的碳纤维纺织加工机械设备和碳纤维多层织造示范生产线建设。根据项目的开发需求和总体研究内容,项目分解为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及技术研发、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研发和碳纤维立体管状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3个课题。由产学研结合的6家单位合作承担,总投资9383万元,其中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3293万元。从2011年项目启动到2014年结题,在项目执行期内,研制新产品样机4台,共建成的试验基地、中试线、生产示范线等4个;共申请各种专利99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9项;获得授权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1项;发表科技论文24篇。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项目的研发,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行业急需的工程化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创新团队。项目执行过程中,培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数百人,20人取得硕士学位。